【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】計分方法、世襲制一文看清
「自行分配學位」是不少家長申請小一入學的第一步。面對眾多的資訊和步驟,還要在無數學校中選一間來申請,壓力絕對不少。千居就為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整理出「自行分配學位」的收生準則、計分辨法及5 大重點位,以及不同分數下的選校策略,讓你走出小一入學的成功第一步。 立即跳往:小學收生辦法|官津小學收生辦法|「自行分配學位」收生準則|「自行分配學位」世襲制|「自行分配學位」計分方法|「自行分配學位」5 大計分重點|「自行分配學位」計分證明文件 認識小學收生辦法 小學收生可分為兩大途徑:一是學校自行收生、進行面試並錄取學生;或是通過教育局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收生。而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會分為第一階段的「自行分配學位」,及第二階段的「統一派位」。 想了解更多有關統一派位程序,及各區熱門校網排名,可參考全港校網排名2020。 一、「私立學校」及「直資學校」 「私立/直資學校」可以自行收生,不需通過教育局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。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「私立/直資學校」,就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,並進行面試。這類學校的入學程序一般會比教育局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早,家長需密切留意。 二、「官立學校」及「津貼學校」 「官立、津貼學校」必須通過教育局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收生,收生程序會分為兩個階段,包括第一階段的「自行分配學位」,及第二階段的「統一派位」。 官津小學收生辦法 官津小學的收生第一階段,就是「自行分配學位」,家長可向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,遞交入學申請表,不設校網限制。不過留意只可申請一間小學,否則會被取消資格。 每間官津小學最多可分配 50% 的學位於此階段,即大約有一半適齡學童會在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獲小學取錄。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一般每年9 月中開始,家長需自行到心儀小學遞交申請表。學校會於11 月左右公佈取錄名單,獲取錄學生需要在指定日期內,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,才能保留學位。留意一旦註冊確認學位,就不會再經統一派位分配學位,因此家長申請前,一定要審慎考慮選校決定。 不參加自行收生都要交表 否則無書讀 即使打算放棄自行收生,只參加統一派位大抽獎,家長都記得要交表,否則就無法在明年入讀小一。家長同樣需在指定日期前,填寫的申請表的甲、乙部,並帶同證明文件,交到教育局學位分配組(九龍觀塘偉業街223號宏利金融中心2樓2室),才能參加來年的統一派位。 沒有交表的家長,需要等下年再參加小一入學,子女就要讀多一年K3了。所以,想明年準時入小一,就記得一定要交表!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收生準則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的收生準則分為兩大類型,包括「世襲類」及「計分類」。 小一入學收生 預留學額 自行分配學位 世襲類:30%計分類:20% 統一派位 50% 一、世襲類 如果申請學童的父/母在該小學就職,或有兄/姊在該小學就讀,小學必須無條件取錄這類「世襲生」(亦稱「必收生」)。學校會預留 30%學額給這類學生。 二、計分類 這類學童會以教育局的「計分辦法準則」計算出的分數派位,分數愈高,愈先獲分配學位。這類學童會在錄取所有「世襲生」後再作分配,因此佔學校總學額20%至50%不等,視乎該校「世襲生」數量,不過仍必須佔最少20%。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世襲一定入? 有家長會問,小學有一定的學額,又已經預留30%學額給世襲的「必收生」,那麼如果小學太受歡迎,申請的「必收生」多過30%,如何決定誰入誰不入? 「超收」確保穩入小學 家長可以放心,因為有一種名為「超收」的情況,確保「必收生」穩入。 由於小學規定要取錄所有的「必收生」,所以當人數多於預留的30%時,小學就會用統一派位的名額補上,這就稱為「超收」。 所以子女如果符合世襲條件,家長就可以安枕無憂,無論有多少人競爭,都可以確保一定能入讀心儀小學。 「必收生」學位有剩會點? 相反,如果世襲的「必收生」不足,學校未用盡30%的學位,剩餘的學額就會撥給「計分生」。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計分方法 「計分辦法準則」分為甲、乙、丙三類:分別為「家人與學校的關連」、「宗教信仰」及「學童年齡」三大類,家長可於每一類選擇一項子女所符合的條件作為計分方式。 計分條件表如下: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5大計分重點 每年派位都有家長因為計分出錯,或未有了解清楚細則而落榜。千居盤點出5大計分重點,家長填表前記得先熟讀,以免失落學位! 甲類:關係類 這類學童的可獲分數最高,除了「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」之外,其他得分都表示學童家庭背景與小學有關連,簡單而言即「靠關係」。 1. 直系親屬在小學的直屬學校任職或就讀 「爸爸或媽媽在該小學的幼稚園部或中學部全職工作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」 「哥哥或姊姊在該小學的中學部就讀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」 … Continue reading "【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】計分方法、世襲制一文看清"
2023 年 12 月 7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