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居Spacious
1,000+ 個評分
安裝

【買樓慳招】用「近親轉讓」慳稅、加按套現的財技操作

租買攻略 | 2023 年 9 月 13 日

不少人在買入物業後,會透過轉換業權,等下一次再買樓時,能節省印花稅開支,或增加按揭額。「近親轉讓」就是其中一個常見的做法。近親轉讓如何操作、對印花稅和按揭有甚麼影響?即讀千居為你整理的近親轉讓攻略!

想緊貼樓市動向,立即追蹤千居 FacebookInstagram 專頁 (@spacious.hk),掌握最新地產資訊。


延伸閱讀:新手買樓懶人包

【買樓流程與開支

買新盤程序買二手樓程序首期計算印花稅計算按揭教學 律師費須知 | 管理費

【入伙準備與家居佈置

驗樓清單搬屋收費入伙儀式 家居保險室內設計裝修工程

【搵樓攻略】

新盤一覽十大屋苑 | 校網搵樓 | 新居屋 白居二 綠置居


立即跳往:近親定義近親轉讓2大法近親轉讓慳印花稅近親轉讓增按揭額常見問題



近親定義

在物業買賣層面,近親的定義包括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配偶及子女。



近親轉讓 2 大法

近親或內部轉讓的做法普遍為:

1. 轉讓名下物業

近親之間,其中一人將名下物業轉讓至另一方,以回復並未持有物業的身份

2. 轉讓名下業權

物業如由近親聯名持有,其中一人可將名下業權轉讓至另一方,以回復並未持有物業的身份


【買樓必讀】搜尋 600 萬內上車盤 →



近親轉讓慳印花稅

慳「從價印花稅」

如果你本身擁有一個住宅物業,想再買入多一個,作投資或收租之用,你就要繳付「從價印花稅」當中較高的稅率,為樓價的 15%。

但透過以下方法,可避免支付 15% 的從價印花稅:

  • 1. 先將原有物業轉讓予近親
    • 近親轉讓可以較低稅率(首置稅率)繳付從價印花稅;如果只是轉讓部分業權,則只須為業權市值繳稅。

  • 2. 再以首置身份購入新物業
    • 回復了首置買家的身份後,購入新物業時,可使用較低稅率繳稅。

雖然以上做法會衍生 2 次印花稅收費,但都只是收取較低稅率(即首置印花稅率;最高僅為樓價的 4.25%),兩者相加,亦比 15% 的雙倍印花稅便宜。

豁免「額外印花稅」

如買入物業後36 個月內放售,原本需要付「額外印花稅」,但因為政府不把近親轉讓當成買賣,故可豁免額外印花稅(原可高達樓價 20%)。


【買樓必讀】搜尋所有放盤 →



近親轉讓增按揭額

在 2023 年按揭保險計劃新例下,9 成按揭樓價上限增至 $1,000萬 8 成按揭上限增至 $1,500萬元。

一般來說,按揭保險計劃是不接受「轉按套現」或「加按」的。即是說,如果你本身以 6 成按揭購入現有單位,並正在供款,則不能透過轉按或加按,享用新按揭成數,做 8-9 成按揭,藉此套現。

然而,若使用近親轉讓,情況就不一樣。假使你和配偶聯名持有單位,你可先將業權轉讓至另一半(即「甩名」),你的另一半可以採用新按揭成數重做按揭,以達致套現。不過,如果單位本身由你全權擁有,就不能用近親轉讓的方法去轉按或加按套現了。


近親轉讓可巧妙繞過高印花稅率,節省買第二層樓的成本,達致買樓收租的目的。各區租務市場表現不一,建議多比較不同地段,即上千居搜尋全港筍盤


【買樓必讀】立即搜尋全港優質放盤 →



常見問題

近親轉讓後重做按揭,是否需要壓力測試?

受轉讓業權一方,若需重做按揭,銀行會先為物業重新估值,並要求貸款人通過壓力測試

如受轉讓一方本身持有物業,是否需要付 15% 印花稅?

只要是近親,即使轉讓前已有物業,也只會以舊印花稅率 (第2標準稅率)計算。


推薦文章

【經典奇則】鑽石廳竟有優點?拉直鑽石廳有辦法 (圖)

租買攻略 | 2023 年 9 月 27 日

【第一城搵樓全攻略】平面圖、交通、景觀、各期特色

租買攻略 | 2023 年 9 月 27 日

【車位買賣】交易流程、買賣種類、注意事項、常見問題

租買攻略 | 2023 年 9 月 26 日

訂閱網誌

接收最新的樓市動態和見解分享

Exit mobile version